首页 > 诗文 > 李白的诗 > 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

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

[唐代]:李白

陶公有逸兴,不与常人俱。

筑台像半月,回向高城隅。

置酒望白云,商飙起寒梧。

秋山入远海,桑柘罗平芜。

水色渌且明,令人思镜湖。

终当过江去,爱此暂踟蹰。

友情 

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陶沔公真是逸兴横飞,与普通人那是相当的不同类。

他筑的高台不方不圆,却如同天上的半个月亮,并且与高高的城墙相对。

我们且在高台置酒,边看白云边喝酒,岂不痛快?那讨厌的秋风也想从高高的梧桐树梢下来,凑趣喝一杯

萧瑟的山峦走入远方的大海,宽敞平坦的大地上罗列着桑树。

城边的湖水明亮如绿醅,让我想起在浙江镜湖的好时光。

总是要过长江到江南去,到镜湖看看。但我十分爱恋单父琴台的优美景色,并想暂时在那呆一段时间。

注释

单父:古县名,县治在今山东省单县。

陶少府:指陶沔。唐时称县尉为少府。《新唐书·李日仆》:李白“更客任城。与孔巢父、韩准、裴政、张叔明、陶沔居租徕山,日沉饮,号竹溪六逸”半月台:台前方后圆,在旧单县城东北隅,相传陶沔所筑。(《山东通志》)

逸兴:超逸豪迈的意兴。

俱:同。

迥向:远对。

城隅:城角。

商飙:秋风。

柘:树名,树叶可口养蚕。

平芜:杂草丰茂的原野。

渌:清澈。

镜湖:即鉴湖。其水清,澄明如镜,故名。在今浙江省绍兴县。

过江去:指过长江到江南去。

踟蹰:徘徊不进的样子。

参考资料:

1、蔡守湘.历代山水名胜诗选:甘肃教育出版社,1987年09月:第76页-第77页

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创作背景

  《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》是诗人寄居山东时的作品,写于天宝四载(745)。据记载,李白曾来单父四次,累计居住数月。其间常到琴台饮酒作诗,以释情怀,共留下了八首赋单诗句。

参考资料:

1、百度百科.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

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鉴赏

  此诗明显是李白赐金还回到东单父(现单县)所作,当时杜甫高适与他一同来到这里,当然是李白请客,唐玄宗刚刚给了他不少黄金,沿途也收了不少馈赠,除掉给济州道士们的钱,估计还有不少赢余,后来在这里造酒楼,以及在龟阴买的地大约也是用这笔钱.

  当时三人一定很爽,难怪杜甫到死都没有忘记李白,吃了别人的嘴软哈!那高适就有点不够哥们了,帮助李白出狱是宋若思干的,他在旁边看热闹,其实,当时他比小宋的官大,也是直接管李白的事儿的,恩,不哥们!

  单县故事不少,牌坊也比较有名,李白当初也在这水边喝过酒,就把这些照片一起发给大家玩玩.

李白简介

唐代·李白的简介

李白

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朝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祖籍陇西成纪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叶城,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。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岁。其墓在今安徽当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陆有纪念馆。

...〔 ► 李白的诗(963篇)

猜你喜欢

女乘务员

聂绀弩

长身制服袖尤长,叫卖新刊北大荒。

主席诗词歌宛转,《人民日报》诵铿锵。

春秋宫词 其二

金天羽

淇流碧玉绕宫墙,素柰花开永断肠。归妹不来春易老,双双燕子送斜阳。

自题三十八岁小照 其二

清代郑孝胥

吾年垂四十,颇亦厌虚辞。结习浑难尽,鸣秋略有诗。

哭稚女雁 其一

清代屈大均

当年设帨雁门关,代北诸军尽解颜。共道榆林飞将种,明驼莫载木兰还。

夏日御园閒咏 其三

弘历

风槐烟柳绿成帷,影度纱棂午日迟。暂向几馀閒学草,偶因吟罢亦敲棋。

曲池新涨分鱼子,碧宇高空放鹤儿。最爱子西传好句,依稀山静小年时。

谢黄森惠诗并草书

宋代文同

南{左耒中昔右阝}黄夫子,生平气凛然。

吟诗旧有癖,写字近方颠。